罗欣棫的逆袭历程:从替补到国家队主力
新华社辽宁丹东8月12日电(记者苏斌、刘艺淳)童年时的车祸让罗欣棫右脚骨折,手术后的异常跑姿成为她篮球路上的第一道坎;少年队时期作为替补队员,目送队友出征国际赛场,自己却黯然返回省队......
这些挫折曾让这位女篮国手萌生退意,但骨子里的倔强和亲友的支持,最终将她塑造成球队的核心力量。"我不甘平凡,就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。"罗欣棫面对新华社记者时这样袒露心声。
倔强的成长
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罗欣棫独特的跑动姿势,这源于她7岁时的车祸经历。那次意外导致右脚骨折,术后20多天卧床休养,发育中的骨骼因固定姿势出现变形。"我的关节灵活度甚至不如普通人。"她回忆道。
出身篮球世家的罗欣棫,在国少队时期始终徘徊在主力阵容边缘。"经常在最后时刻被淘汰,看着队友们出征,自己只能独自返程。"这段经历至今让她记忆犹新。2017年全运会,坐冷板凳的她一度考虑放弃篮球生涯。
转折出现在遇到恩师石天兵。"她问我是否还想打球,得到肯定答复后说'想打就跟我好好练'。"正是这份坚持,让罗欣棫逐渐找回自信:"当周围所有人都相信你时,那种力量是惊人的。"
责任的蜕变
2023年亚洲杯是罗欣棫国家队首秀,随队夺冠时她场均仅得4.8分。两年后的亚洲杯,她的数据跃升至9.2分,出场时间翻倍。"从只需做好本分,到现在要带动全队,责任完全不同了。"她坦言这种转变带来的压力。
作为球队外线重要火力点,罗欣棫深知稳定性是关键:"投篮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心理战。我可以接受失误,但绝不重蹈覆辙。"她特别感谢队友们的支持:"状态起伏时,是团队给了我调整的勇气。"
虽然卫冕失利,但三个月的集训让罗欣棫收获颇丰:"宫指导特别注重年轻队员的精神建设,通过阅读提升思想境界,这比技术训练更重要。"
未来的期许
23岁的罗欣棫仍以新人标准要求自己:"场上拼劲是根本,失去这个其他都无从谈起。"她特别提到日本队田中心的表现给自己带来的启发:"外线投射必须更实战化,要适应高强度防守。"
谈及与队友张子宇的配合,她表示:"需要找到最佳协作模式,既发挥她的优势,又能形成团队合力。"
潜水是罗欣棫调节状态的秘诀:"水下的宁静能让我沉淀思绪。"如今她更追求比赛中的情绪管理:"从强调激情到注重稳定,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"她的目标很明确:"认真对待每场比赛,先打好全运会预赛。"
(新华社)
相关文章
最新评论